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净水器品牌 >

教你识破净水器市场常见忽悠法

净水器市场迅速崛起,很多家庭为了避免自来水管网中形成的“二次污染”、保证水质的安全性,纷纷在家中安装了净水器。但同时,净水器市场也出现了很多“乱花渐欲迷人眼”式的净水检测:拿一根验水棒子就能测出水质好坏,这看似简易的测水方式,让人看得将信将疑;而那些声称可以免费检测水质的销售人员主动找上门来,用两根电极在水样中电解出一大堆的电解物之后,说:“看看你们家的水质有多脏!”各种“检验大法”之下,包括一些业界“大佬”们也在公开场合下发表言论“自来水不能烧开了喝!”

我们周围的饮用水世界,真的像上述说法那么严重吗?通过调查表明,目前净水器市场可谓“乱象”百出,除了产品参差不齐之外,各种营销“噱头”非常之多,有的看似合理的所谓水质测量法,其实并不能真实、科学、完整、准确地反映水质总体状况,甚至某些情况下就是忽悠老百姓不懂其原理的“障眼法”业内人士称,净水器市场的确需要一个安静而纯净的“净空间”,但首先需要自身先“净一净”。

常见忽悠模式

销售者到了消费者家里之后拿着两根电解棒,放在水样中通电进行电解。电解完之后,水样中会产生很多电解物。销售商会将其摆放在消费者面前,说:“看看,你们家的水那么脏,应该要买净水器了。”

比验水棒更具欺骗性的,是不少净水器销售时所做的“电解水”检测。打着可以为消费者上门免费检测水质的旗号,最终展示出一幅让人毛骨悚然的实验场景。看起来,这个方法像模像样的,既有现场试验又有结论性演示作为支撑,似乎说服力极强。不少深有感慨的消费者,还将电解检测水样之后的图片发到朋友圈当中,以至于有的品牌和代理商甚至将这一做法推广到农村地区。这样的试验结论可不可信呢?

专家解读

结论同样是不完全可信的。净水器专家顾久传向笔者解释时表示:“电解出的东西不一定是有害的。像钙、镁等,以及有些杂质对人体无害的,可以说饮用是没关系的。当然,水中有些物质是有害的;有些则是过多就有害,比如铁,少量的铁对人体是没害的,但是有一定的标准,超过了量就对人体有害的。所以,不是说电解出了东西就是有害的。正常的自来水中,大多数是无害的。”

而如果仔细分析,电解水的检测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偷换概念”的做法,带有一定的“障眼法”。正常而言,我们喝的水并不是电解过后的水,水中正常会含有各种离子成分,有的还是人体必需的。稍有一点化学常识的人就能够理解,电解过后的成分跟电解之前水的成分是不一样的,即便是经过高标准多次净化过后的优质水,电解过后同样会产生各种电解物残渣。所以,根本不能以电解之后的结果反推电解前的水质成分不合格。顾久传认为,以“电解”这一方式来做演示,其实“是不太科学的”。

<编辑.陈众>
Tags: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