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净水器品牌 >

记者调查:半数人桶装水使用超过两周 不利健康

据韩国媒体报道,今年6月在韩国市面上流通的瓶装矿泉水中,有近十分之一被检测出潜在致癌物质“溴酸盐”超标,这让矿泉水“溴酸盐”问题再次引起关注。饮用水的卫生安全及健康问题,也随之成为了人们关注与讨论的焦点。

新标准限定含量,多数人不知“溴酸盐”

“溴酸盐”对于大多数市民还是个陌生的名词,记者走访发现,提及“溴酸盐”,多数市民都是茫然摇头。

“有些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为了达到卫生标准,会加入臭氧进一步杀菌,而臭氧会将水中的溴化物氧化成溴酸盐,这就是饮用水中溴酸盐的来源。”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告诉记者,溴酸盐已经在国际上被认定为潜在致癌物。

据了解,由于旧的《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对菌落总数有严格限定,致使部分矿泉水企业为控制菌落总数而加大臭氧投放量,这也就增大了潜在致癌物溴酸盐产生的几率。针对这一问题,今年3月国家标准化委员发布了《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和《饮用天然矿泉水》两个国家标准,首次明确规定了矿泉水中溴酸盐的含量,最高不得超过0.01mg/l。“《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已经从4月1日开始实施,《饮用天然矿泉水》即将从10月1日实施。”董老师谈到,新标准为市民饮用矿泉水提供了更为安全的保障。

本地饮用水抽检,合格率仅为88.2%

11月30日,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了一份食品质量抽查情况通报,近期他们联合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成都市生产、流通环节生产经销的部分食品和进口食品质量进行了检查。饮用水方面,共对76个批次饮料进行了监督抽查,合格67个批次,9批次饮用水(包括矿泉水和纯净水)因菌落总数等项目超标而被判定为不合格商品,合格率为88.2%。

市质监局食品生产监管处处长韩吉玲告诉记者,据他们调查,这次因菌落总数等项目超标的不合格饮用水大多是灌装时管道或瓶身清洗不彻底造成。目前成都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已责令生产、经销不合格产(商)品的企业立即进行整改,责令已进入市场的全部下柜,经整改复查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

“现在,我们还是依照以前的标准要求进行检测,到10月1日以后,我们就会按照新的《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标准对矿泉水进行相关项目检测。”韩处长拿出了一份新标准告诉记者,新国标的最大亮点在于增加了溴酸盐及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荚膜梭菌三项微生物指标,同时删除了菌落总数。

保障家庭饮水安全,净水器是必备

家庭用水的各个环节,都可能招致污染,必须从用户饮用末端严格把关,“釜底抽薪”,国际一流的RO过滤技术可以拦截水中99.9%以上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真正保障城乡居民的用水健康!

<编辑.陈众>
Tags: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