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一个正常体重的婴幼儿体内水分比重达90%,水在宝宝体内的各项代谢反应中起到重要的溶剂作用,并参与多种生化反应。正确喝水有益于宝宝的健康,不恰当喝水对健康反而不利。喝水充足,宝宝可以更加聪明。不同年龄对水的需要量要求不同。
正确喝水的宝宝更聪明
这样的说法来自于英国伦敦,针对儿童饮水与成绩之间关系进行了实验。将9岁间的男孩和女孩分为2组,一组孩子喝200ml水,一组不喝水,经过二十分钟之后进行成绩测试。测试结果是喝过水的孩子成绩比没有喝水的孩子要高出34%!
而英国《每日邮报》也爆出,之前就有研究组织对百名大学生进行研究调查,询问他们考试之前是否喝过水,统计结果发现喝过水的人成绩比没喝过的会提高10%。
研究结论:喝水可以让宝宝变得更聪明,可以提高人们的智力。当然这需要在正确的饮用下才能达到的效果。
专家解析:人体补充充足的水分之后脑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会变得更顺畅,因此各种能力得到提升,变得更聪明!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喝水量不同
宝宝年龄越小,需水量相对越多,喝水的次数也越多。你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重来计算每日的需水量:
0~0.5岁宝宝需水量(ml):体重(kg)×173(ml)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每日的补水量=宝宝每日的需水量-喂奶量。应该分多次喂给宝宝,让宝宝养成爱喝水的好习惯。
0.5~1.0岁宝宝需水量(ml):体重(kg)×158(ml)
1.0~3.0岁宝宝需水量(ml):体重(kg)×128(ml)
1岁以上的宝宝,由于每天都会从饮食中摄取一定量的水分,如水果、米饭、汤等,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每天的额外补水量应控制在1200毫升左右。
这些你做对了吗?
不宜一次性大量喝水。一次性大量饮水不利于宝宝健康,应少量多次。因为一次性大量饮水会影响胃肠功能,并使得机体血液稀释,水电解质失衡,影响代谢。特别是肾功能不好的宝宝,不能大量饮水,否则会加重肾的负担,出现全身水肿、全身乏力等不良反应。
饭前饭后不宜大量饮水 饭前喝水会冲淡胃液,不利食物消化,而且会扩张胃容积,增加胃的饱胀感,影响食欲;而饭后大量喝水,胃内的食物很容易被水分浸胀,食物在水的作用下体积增大,不易于消化,给宝宝带来不适感。
睡前不宜大量喝水 宝宝睡前1小时不要大量饮水,因为饮水后会产生大量的尿液,增加尿床次数,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
温馨提示:只要宝宝的尿液淡黄或无色就说明他体内水分充足。不要为了让孩子喝水,而喂果汁或者饮料,一旦喝太多含糖分的“水”容易导致宝宝蛀牙哦!另外,天气干燥,或是宝宝活动量大、出汗较多的话,妈妈可以适当增加饮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