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碧水源承建和运营的山西晋阳污水处理厂(一期)深度参与到黄河支流治理工作当中,为汾河水质改善、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次日《人民日报》头版又以碧水源旗下多项专利技术及应用成果为例,凸显我国在专利研发上的科研软实力。碧水源接连获得来自主流媒体的深度关注,背后折射的正是对碧水源以创新膜科技解决中国水问题做出积极贡献的高度认可。
12月22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山西:根治污染 清水入黄》,新闻中提到的汾河沿岸最大的污水处理厂正是由碧水源投建的山西晋阳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主体工艺采用了碧水源自主研发的MBR技术,目前已经深度参与到黄河支流的治理工作当中。
(图片来源:碧水源净水器公众号,侵删)
据悉,此次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的山西晋阳污水处理厂是全地下花园式污水处理厂,一期处理规模为32万吨/日,其中12万吨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20万吨采用传统工艺,出水水质优于国家最严的一级A标准,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
(图片来源:碧水源净水器公众号,侵删)
该项目改善了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的水环境质量,有效解决太原市西边山支流“淌黑水”问题,提高河西地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为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做出积极贡献,也为我国大体量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树立了标杆。
(图片来源:碧水源净水器公众号,侵删)
碧水源作为环保高科技企业中的佼佼者,一直坚持在“膜技术”研发和制备领域的深耕细作。碧水源膜产品不仅能够在性能和关键指标上媲美国外同类产品,还实现了各类膜产品从研发、核心技术到生产制备的全流程,大幅降低了以膜技术为核心的水处理工程的经济成本。
次日喜讯再传,碧水源又获主流媒体点赞。《人民日报》12月23日头版刊登的《前11月发明专利申请123.8万件(新数据 新看点⑥)》中提到,碧水源依托在水处理行业领先的“膜技术”和拥有的500多件专利,在解决我国“水脏、水少和饮水不安全”方面的专利应用情况和做出的实际贡献,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
(图片来源:碧水源净水器公众号,侵删)
《人民日报》撰文如下:
“洱海、滇池、巢湖,都用上了我们的净水专利技术!”回顾一年来的发展,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文剑平底气十足。底气来自其水处理行业领先的“膜技术”和拥有的500多件专利。今年,碧水源申请各类专利85件,其中发明专利28件,站上新台阶。
今年,我国环保科技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碧水源依托自主研发的膜生物反应器、双膜新水源等专利技术,在云南省洱源县建成出水达到地表水Ⅲ类(湖、库)标准的污水处理厂,为洱海保护树立了标杆,也打开了水环境敏感地区治理的大市场。“有了专利,就有了参与技术竞争的‘金刚钻’。”文剑平说。
(图片来源:碧水源净水器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碧水源净水器公众号,侵删)
据悉,截至目前,碧水源深入参与了首都水系、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太湖流域、巢湖流域、滇池流域、洱海流域、南水北调丹江口水源地等多个水环境敏感地区的治理,建成数千项膜法水处理工程、数百个国家水环境重点治理工程、数十座地下式再生水厂,占中国膜法水处理市场份额的70%以上,每天处理总规模超过2000万吨,每年可为国家新增高品质再生水超过70亿吨,是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先行者。
碧水源这一系列在主流媒体的接连刷屏,正是创新膜法水处理技术的一次厚积薄发。经由此次央视、《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广泛传播,碧水源自主研发的多项膜产品和专利技术从神秘的黑科技走入更加广阔的大众视野,展示了我国在高科技环保领域的可喜成果。
(点击观看碧水源净水机新品宣传片)
(文章来源:碧水源净水器公众号,侵删)
<编辑.陈众>